科研(管理)之星:陈红
座右铭:凝心静气做学问,立德树人育英才
【事迹】 2020年获评国家重大工程人选特聘教授,2021年获评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1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领衔《人格心理学》教学团队入选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入选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团队。2020年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T类成果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分册》。担任国务院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新当选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新一届常务理事。
【感悟】科研之路,也是育人之路,我认为“要热爱研究本身,执迷于问题解决,心理学的研究最终有助于人们的生活,为民众服务”。立足于国家需求,找到自己热爱的研究领域,用热爱支撑未来方向,成为钻研动力和指引航标。要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去做研究,树立“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有成长,让学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科研(管理)之星:郭成
座右铭:做有温度的研究者!
【事迹】2020年,围绕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开展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T类3篇,高水平论文4篇; 1项社科基金课题,1项横向重大课题,9项社科横向课题;课题组对近20所中小学持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新冠疫情期间,为全国近8万名儿童青少年开展免费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全国40所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免费撰写调研报告50余份;担任教育部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2021年,当选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指导委员会委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感悟】科学研究虽是源于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听起来很有魅力。但行走在这条路上,总是充满焦虑和失落。好在我一直秉承“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张大均)的理念,把眼光聚焦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着眼于解决儿童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坚定地行走在广阔的教育实验场和真实生活中,和我的研究团队成员一起,用心去观察,去探索和揭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奥秘,并与他们一起成长,做一个有温度的研究者,其研究之路也风景秀丽!
科研(管理)之星:冯廷勇
座右铭:努力工作,稍纵即逝
【事迹】 2021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在教学上,承担了1门本科生《发展心理学》、2门研究生课程《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进展》《发展心理学专题》的教学任务,力求启发学生思考,上课生动活泼,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指导博硕士研究生24名、本科生11名,2021年有6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顺利毕业。科研方面,2020年,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发表论文11篇,其中T类4篇,高水平论文7篇,受邀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做重点报告,入选《心理科学进展》、《应用心理学》等核心期刊编委。
【感悟】研究特色是基础,探索并逐渐形成自己课题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定要具有真正的科学价值,也要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或启示;研究积累是关键,长期在同一研究领域的积累:从文献积累到研究积累,再逐渐形成原创性和系统化的研究思想;新方法与新技术是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解决科学问题;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很重要,包括与学术前辈、学术同辈的交流。
科研(管理)之星:邱江
座右铭:凡事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事迹】2020年,在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T类1篇, 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入选Elsevier心理学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所带领团队入选西南大学首届研究生“含弘导学团队”;2021 年,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在基于“全球学者库”针对精神疾病领域建立的学术影响力百强学者排名中,位列第10位。
【感悟】学术科研,无外乎“认真”“坚持”“质量”三词。“认真”践行每一件任务,在研究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坚持”长时程的工作,科研人最需要的就是要坐的住“冷板凳”,坐热乎了,就坐稳当了。掌握每一次的“质量”,锚定目标,砥砺前行,让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科研(管理)之星:郑丽军
座右铭:活在当下
【事迹】2020年,在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T类2篇;获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积极从事科研相关社会活动,参加了重庆市性学会第二届换届及学术会议,担任重庆市性学会常务理事。为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等杂志审稿多篇。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之际,为重庆市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做了主题为“预防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感悟】从一名心理学的“门外汉”开始,成长道路上受到诸多老师的教诲与帮助。太阳集团tyc5997“勤奋、严谨、创新、求实”的学术氛围塑造了我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科研的道路是丰富多彩的,有文章被接受时的喜悦,也有屡遭拒稿的失落,感谢审稿人让我学到了很多。科研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过程,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科研的活力。感谢学部的鼓励,今后定当再接再厉,努力将科研服务于社会。
科研(管理)之星:陈旭
座右铭:为人朴实,为学真实,做事踏实
【事迹】2020年,共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高水平论文8篇,中科院期刊分区前20%论文2篇,获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预见与制度创新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1项。2021年以来,担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副组长、重庆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育学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西南大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督导专家组成员等学术任职。
【感悟】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意义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符合预期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过程带给我们的是探索未知的乐趣,提升自我修养的满足,尤其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服务社会需求的成就感。探究情感联结(依恋)的奥秘,感受科研的魅力,在发现与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快乐。
科研(管理)之星:郑涌
座右铭:人生如棋,世事如局。
【事迹】持续开展高水平科研,2020年,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T类1篇;结题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价值观与民族行为的一致性研究”(结项证书编号: JJD2021088)。在西南大学第二届好导师活动中获评太阳集团tyc5997“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并获西南大学2021年“优秀研究生导师”。
【感悟】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我们都喜欢去解决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问题,但又必需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对应的工作,所以需要确定那些既重要又亟需解决的选题。实际上,能触发兴趣点的内容无穷无尽,就看你是否真的有心。希望以后能实时跟进学科发展和现实需求,拓展既有的研究范围及专长,从而找到更多问题的突破口。
科研(管理)之星:陈安涛
座右铭: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事迹】2020年,在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T类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2021年,申请并进入答辩环节的项目有国家重点专项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创新群体项目和重庆英才计划-优秀科学家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申报的《认知心理学》课程入选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指导的学生有4人获得学部2021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奖(占获奖总人数的四成),3人获得重庆市第五期“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立项,1人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进入重庆地区决赛。目前为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重庆市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
【感悟】首先要喜欢做研究,挚爱是最好的最持久的动力。在研究中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以“真做学问、做真学问“的原则要求自己。尊重科研规律,首先要对问题背景有充分的认识,然后自由地思考、无顾忌地批评与自我批评,紧紧抓住来之不易的灵感,造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应。在研究中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品味”,知道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研究,也大抵就知道怎样做好研究了。
科研(管理)之星:雷旭
座右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努力,你将圆梦。
【事迹】2020年,在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区前20%论文2篇;获批全军医学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21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近10次,协助组织全国脑科学前沿论坛,脑电与脑成像年会;获得中国心理学会脑电专委会“翰翔”青年科学家奖,获得第七届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
【感悟】参加工作以来,这是我在太阳集团tyc5997的第十年。很高兴能伴随学部一路成长,很高兴今年能拿到“科研之星”。在此要感谢师长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要感谢同学们的辛勤工作。未来让我们在“睡眠神经影像”领域深耕厚植,为千家万户的睡眠健康做出心理人应有的贡献。
科研(管理)之星:喻婧
【事迹】2020年,在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中科院期刊分区前20%论文2篇,作为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和国际地区项目各1项,到校经费92万。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神经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兹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老年心理学专委会等学术组织担任学术职务。
【感悟】感谢学部提供的平台助力我们每位老师开展科学研究。在老化研究领域做得越久越发感受到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实践的紧迫性。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年老化问题,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个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以及社会在政策和服务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可预期“更长”老年期的生命质量。